首页 >> 学院新闻 >> 稿件
 
【学院新闻】第十七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顺利落幕
2017年12月01日 10:06  
 

   11月18日上午,第十七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暨2017年复旦大学博士生学术论坛之新闻传播学篇在365bet最新网址教学楼101室拉开帷幕。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的40余名研究生汇聚一堂,与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华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多所高校老师就“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传媒变革”主题开展为期两天的学术研讨。

   开幕式上,365bet最新网址执行院长张涛甫教授致欢迎辞。他就本次年会的主题“移动互联时代的中国传媒变革”在当下时代的研究价值与社会意义阐释了他的理解与思考。他对同学们提交的论文中体现出的丰富知识储备与学识素养表示欣慰,同时也指出,“理论一小步,方法一大步”,当前的业界形势与问题领域变化发展太快,但同学们在研究方法还需要努力跟上变化的节奏,做到更上一层楼。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硕士研究生连昕萌作为参会学生代表发言。她回顾了自己对学术理想的追求历程,“保持独立的见解和批判的勇气,打造独一无二的学术生命体,一切都会水到渠成。初窥学术门径的我,希望能与在座师长和同侪一道,以学术为志业,继续前进。”

   开幕式后,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院长吕新雨教授和365bet最新网址传播学系主任廖圣清教授分别发表主旨演讲。

   吕新雨教授以《微信时代的传播政治经济学》为题,从新媒体的发展现状出发,以传播政治经济学作为研究角度,谈到近年来博客、微博、微信在公共领域上起到的政治作用,分析阐述了新媒体逐渐成为新的舆论场这一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她认为“微信不能取代媒体”,虽然微博与微信同为网络上的社会公共空间,但微信朋友圈明显是同质化和单一视点的,不能像微博那样有效地建构对话和辩论的效能以及起到直接参与公共事务的作用。此外,她还探讨了背后所涉及的新媒体经济,以及国家相关政策对新媒体未来发展方向可能产生的影响。

   廖圣清教授则探究了在当下中国新媒介技术环境中对媒介可信度的评估及其影响因素。在他看来,可信度可以归纳为三类:消息内容的可信度、来源(机构)的可信度、媒介(渠道)的可信度。他结合近期刚刚完成的一项实证调研结果介绍了一系列相关结论,并总结道,我们确实需要综合评估各媒介的基础上来考量媒介可信度,按照目前的评估标准,专业性依然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方面。同时,该研究也就更需要从原有的简单测量媒介使用深入到更深层次的媒介使用,以及在使用效果上来综合考量对可信度的影响,实际上也就对媒介的内容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主旨演讲后,与会同学参加了“新媒体与公共舆论”、“移动社交和媒体生态”、“技术革新与产业变革”、“移动网络与社交媒体”、“跨文化传播与中国叙事”、“新媒体与公共舆论”、“公共传播与媒体导向”等七个子主题的讨论,分别邀请到周笑、窦锋昌、马凌、潘霁、郑博斐、于晶、赵高辉7位老师担任点评嘉宾。在一天半的会期内,同学和老师就研究主题展开热烈的讨论,交流学问,切磋学术。

   会议闭幕式在11月19日上午举行。新闻学院党委副书记朱佳老师总结了本次论坛的两个关键词,一是初心,二是感谢。新闻学院坚持17年每年如期举办论坛,体现了复旦新闻在弘扬新闻传播专业精神上的努力,为同学们提供了思想碰撞的平台。同时,参会者们都拥有较高的学术热情,难能可贵,期望同学们能够不断积累,永葆初心。本届年会获奖论文作者获颁证书。

WDCM上传图片

第十七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暨复旦大学博士生论坛之新闻传播学篇获奖名单

 

一等奖

复旦大学乐音

城市化关注群体再社会化问答网站的社会网络分析

 

暨南大学熊科伟

从“社会问题制造者”到“跨‘国’贸易尖兵”:台湾东南亚配偶家庭媒体形象的建构与变迁(2005-2015)

 

二等奖

复旦大学范佳秋

《人民日报》讣闻报道的演进与政治功能(1950-2010)

 

复旦大学王震宇

新型大国关系的话语建构

 

上海理工大学张玉璞

移动社交时代微信朋友圈中的人际互动:自我表露的分组使用与社会资本研究

 

复旦大学邱明玥

社会学取向下中国新闻生产的新范式探究——“前台”与“后台”的模糊化

 

三等奖

清华大学周缘

知识付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以知乎Live为例

 

复旦大学熊泉

大学生的移动视频直播平台使用与满足研究

 

复旦大学梁丹丹

从“丁戊奇荒”看晚清新闻传播活动的近代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连昕萌

外围狂欢:对微博时政段子的架构分析——以人民日报“特朗普竞选成功”微博评论为例

 

复旦大学尤倩倩

基于微信平台“标题党”文章的传播效果研究——以大学生群体为例

 

南京师范大学董浩

网络反腐与反腐网络:中纪委网站的“自我媒介化”及其影响力研究